当前位置:首页 > 买房信息/我要买房 > 正文
|
|
2006不论新盘与二手房 京城房价涨声一片
|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6-06-20
字体:
[大
中
小]
|
|
过去两三年,上海、杭州等地房价的暴涨震动了各级主管部门,于是调控、打压等等一系列不管是强力还是收效甚微的政策、规定一股脑地都向楼市砸来。尤其是在潘石屹等活跃人物被建设部“不点名批评”后,“房价”二字更是成了业内碰不得的“雷”。一年来绝大多数京城地产商都对此缄口不言、讳莫如深。但是沉默归沉默,房价该涨还是在涨。通过调查,记者发现今年不论是新盘还是二手房,价格在不断突破原有的极限,而市场需求的支撑让这种上扬丝毫没有出现因调控而转向的趋势。
房价涨到心惊肉跳“别人都在涨,我们怎么可能不涨呢?”尽管公开场合中开发商一个个都谨小慎微、拒谈房价,但私下里聊天时,这帮人一水儿的露出了“狰狞”本色,“扬言”北京的房价没理由不涨,而且今年的“涨幅还不会小”。
据记者了解,房屋涨价之风几乎波及到了京城的四面八方。比如,涨价最猛的CBD地区,两年前区域整体均价还在每平方米8000元上下。以棕榈泉为代表的朝阳公园周边的高档公寓现房项目交易价格大多在20000元/平方米以上。只要与CBD沾边,那价格就只能仰视。和黄酝酿许久的逸翠园将在4~5月入市,售价将在10000元/平方米左右,这将创下姚家园区域房价新高;而远洋国际均价早也超过了11000元/平方米。用句玩笑话说,百十来万“您在CBD也许只能买俩厕所”。
不只是新房如此,这一区域二手房交易也是异常活跃。据中原公司统计,今年初同去年末相比,CBD地区成交涨幅达30%。如富力城去年成交均价还在10000元/平方米上下,现已涨至12000元/平方米。
不仅是CBD,这两年四处楼盘的价格都涨得邪乎。东四、五环间的国美第一城价格从5200元/平方米涨到了6200元/平方米;南三环、四环间的星河城二期均价5000元/平方米,如今三期涨到了7300元/平方米;西四环外远洋山水板楼均价从一期的5000元/平方米涨到了6800元/平方米;北四环外北苑家园的价格从5000多元/平方米涨到7500元/平方米。
回想2004年底,老潘大谈房价必涨的时候,购房人还是“砖头”“瓦块”的一顿猛砸。可到了今年,有人再说“房价会涨”的时候,大多数却都信了。因为,一年来新项目的开盘价以及二手交易的价格都摆在眼前。在老百姓看来,这价格的涨法儿实在有点接受不了,完全可以用“高、快、狠”来形容。
结构供应明显断档今年,在房价上涨的同时,另外一个现象也严重困扰购房人——那就是7500元/平方米以下,四环内很难找到可心的房子。记者查阅了“北京房地产信息网”以及“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专业网站,发现已经上市和即将上市的新盘虽然不少,但四环内大盘、热盘等项目的主力户型售价基本都会超过8000元/平方米,甚至更高。这也就意味着京城的中低收入者将面临产品供应的断档。
中坤集团总裁焦青认为,目前北京商品房市场中有两类产品较受欢迎,一类是适合普通购房者需求的中低价位的住宅,其售价应该在8000元/平方米以下,尤其是集中在6000元—7000元/平方米及4000元/平方米左右的普通住宅;另一类则是高收入阶层青睐的高档住宅,售价最少也要在10000元/平方米以上。但今年,定价“合理”的中低价位住宅供应显然严重不足。
中原地产华北区域总经理李文杰也持同样看法,“目前市场销售单价在八九千元但品质一般的楼盘已大量出现,卖不出去的新房中,很大一部分就是这些价格和品质都上下不沾的楼盘”。
北京市统计局一位专家也表示,商品房价格在涨,同时空置面积也在不断上升,这说明房地产市场供求信息渠道不够畅通。目前北京市房地产市场供求结构已经出现了错位,市场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卖房子就像卖白菜随着天气的回暖,楼市供应也将步入春天。虽然今年上半年新盘上市量不多,但年内预计推出新盘的区域、供应以及基本情况已经逐渐浮出水面。据伟业顾问初步统计,今年将有200个左右的新盘上市,这些供应量呈现出四分五散的分布格局。东部是北京楼市的传统热点区域,其中包括朝阳区、崇文区、通州地区。而朝阳北路和东南四环将成热中之热。
在采访了多位业界人士之后,记者发现有了去年“观望年头”的“成功经验”,今年多数开发商都没有销售压力。这里我们不妨引用几句经典的“大实话”———“价儿一下提了小一千,没底儿,压力挺大的,谁知一开盘卖得特好,我们都没想到居然还有人提前一天排队?!”“唉呦,这帮销售(人员)根本就不用有能力,傻子都能签单,我看着真是不爽啊!”“我们(项目一期)那销售经理太年轻了,没什么经验,销控没做好,居然一下子都卖完了!”
听了这些话,不知您做何感想?虽然,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去年北京商品房空置率已经上涨了三成,其中住宅空置面积达到了799.7万平方米。但是迄今为止,来自开发商方面的明暗信息都是———今年的房价不可能不涨。尽管老百姓的购房梦做得越来越沉重,两会代表们也不断呼吁多建中低价房。但政府不可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动用再强制使用行政手段下调房价,而土地、原材料、人工等费用等都在上涨,开发商逐利的本色让他们也不可能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
总之,有需求就有市场,能够公开说“我们定价很大胆”的开发商也许只是一个、两个,但今年打算暗地里不断提高售价的开发商却绝对不在少数。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
推荐女性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