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买房信息/我要买房 > 正文
|
|
商品房114亿平米空置 越来越多的房子没人买
|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6-06-20
字体:
[大
中
小]
|
|
文章指出一些数据表明开发商所谓的"地荒论"纯属无稽之谈。在国家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中,住房用地供应并没有减少到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程度,商品房施工面积过大已成为房地产产能过剩最集中的体现------有关方面甚至认为,近几年全国房地产业土地购置增速明显偏高,有适度下调的必要。
去年年底,国家有关部门将房地产列入了产能过剩行业名单。近日,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一份研究报告又称,当前房屋存在潜在过剩危机,商品房的施工面积相当于按目前水平计算5年多的竣工面积,商品房空置面积达1.14亿平方米。在2005年全国已被购置土地面积中,未完成开发的有近1.7亿平方米,按2005年前11个月的开发水平,还能满足一年多的开发需要。
报告雄辩地说明,“地荒论”纯属无稽之谈。在2004年下半年以来的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中,住宅土地供应并没有减少到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程度,商品房施工面积过大已成为房地产产能过剩最集中的体现。有关方面甚至认为,近几年全国房地产业土地购置增速明显偏高,有适度下调的必要。
报告提供的数据,无疑也是对“地价推动房价论”的证伪。按照逻辑推理,假如说土地在房价涨跌中起主要推动作用,在报告所表明的目前住宅用地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地价就不可能是某些人认为的那样“畸高”。但持有这种观点者一直嚷嚷“地价太高了”,这不是明摆着自己打自己嘴巴吗?事实上,早在1815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已揭示,土地是一种无弹性供给要素,不会因为地价高低而增加和改变其作用,地价高是因为房价高。尔后,萨缪尔森和诺得豪斯进一步论述,土地升值是使用者在其上所进行的生产活动赋予的,而地价只是也必然是资源稀缺性的指示器。因此,学理上的正确结论应是:房价拉动地价上涨,而并非相反。
供给房地产业的地多了,是不是可以马上减少这类土地供应?应当看到,与住宅结构性过剩相关的供地过多,是住宅用地的结构性失衡。毋庸赘言,促进未开发土地的开发和再利用以及适量增加低价位住宅用地供应,应成为房地产用地调控的当务之急。同时,要警惕一种情况:与住宅供地量偏大相伴,这两年一些城市土地招拍挂“流产”的不在少数,一些地块的成交价往往在底价上下,如此行情却仍有一些地方大量推出土地。对此,业内专家提出,各地应进一步开展行业性土地利用形势调查和分析,以及时把握土地市场行情、土地利用状况和结构,更准确、及时地通过调控土地供应量和种类来稳定地价,平衡用地结构。此外,土地供应要加强科学性、前瞻性,增强土地供应总量控制和指标管理信息的透明度。应尽早向社会公布全年的供地计划,让市场用地主体对土地供应有一个明确的预期。不要再像去年有的地方那样,直至年中才确定指标分配方案,而大批量的地块年底才仓促上市。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
推荐女性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