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买房信息/我要买房 > 正文
|
|
房价飞涨积蓄贬值 房产何时走向平民
|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6-06-20
字体:
[大
中
小]
|
|
“工作三年时攒的钱还可以买个客厅,现在攒了五年,反倒只够买个卫生间了!”杭州27岁的中学教师赵海峰有着如此的苦恼。赵海峰从2003年就计划购房,不过因为房价太高,他决定等等再说。
没想到此后房价一再飞涨,
现在,他几年间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与房价相比已严重“贬值”。
在许多城市,高房价已成了人们绕不过去的话题。不过近几个月,包括杭州、上海在内的一些城市的房价上涨开始放慢脚步。在政府的推动和市场的拉动下,这些城市中小面积、小户型和低房价的住房也大量出现,标志着我国的房地产业正在走向“平民时代”。
小户型和经济房大量涌现
一段时间以来,大户型楼盘已经变得越来越难卖,而人们稍作比较就会发现,前几年相当少见的以小户型为主的房地产项目一个接一个问世,而且销售非常火爆。在刚刚举行的杭州房交会上,面积不大的普通商品房超过了一半;而在北京的一些房展会上唱主角的也是中小户型。
楼市中何以冒出这么多的小户型呢?有调查发现,不少房产商为了消化积压房地产,回笼资金,纷纷把大中户型及商业地产改建为小户型。此外,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一些新上马的楼盘也开始把目光瞄准城市中数量最大而又急需用房的中低等收入的年轻消费群体。因此,楼市中一大批小户型项目也就相继出现并不断热销起来。
房地产业脚步趋缓的另一个最新的信号来自浙江,尽管浙江新开工的房地产面积比去年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但旨在帮助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房却大面积开工,今年1到8月,新开工经济适用房累计近1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近60%。
经济适用房的大量开工是抑制房价、增加房产市场有效供给的重要措施,但有了一定数量的经济适用房,不少人就会放弃购买普通商品房,因此这一举措有可能影响到整体房价的波动。
此外,增加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将减少政府的收益,增加政府的支出。如果建普通商品房,房产商在开发时需要向地方政府缴纳一笔不菲的土地使用费,而这笔费用目前已成为一些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但建造经济适用房,不但建设单位不需要缴纳这笔费用,而且还需要政府进行投入。从收支方面考虑,这一进一出对地方政府的收益影响很大。
其实不仅是浙江,在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甚至是经济欠发达的陕西、广西和山西等省也都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增加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并规范其建设和销售办法。虽然目前全国经济适用房的总体建设情况还并不理想,但在今年年初的短短一个月间,国家三个调控房产市场的文件都提到,要有计划地增加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规模,提高其在市场中的比重。
注重需求 优胜劣汰
从2000年前后开始,由于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以及民众对住房要求的提高,我国的房产供给出现了很大的缺口,供求关系的失衡导致房价上涨。由此,房产商的利润空间大增,众多资金纷纷进入房地产业,我国的房地产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受民众欢迎的小户型终于大量出现在民众的眼前。
“在房产市场总量达到大体平衡的情况下,市场竞争规律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浙江省建设厅住宅与房地产业处副处长江胜利说,“优胜劣汰就是这种作用的结果。”
这些市场竞争规律的作用结果表现在户型、楼盘品质等各个方面。在房价被戏称为“坐上了神舟号飞船”的时期,因为供不应求,一些房产商并不注重楼盘的品质,而楼市上出现的绝大部分又都是期房,购房者花去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买到的只是一个虚无的承诺,等期房建成,又发现实际的楼房与广告中的“美好蓝图”差距甚远,由此引发众多房产官司。
前几年,一些房产商为了销售方便,强力推出150平方米以上,甚至200多平米方的大户型住宅,美其名曰“豪华气派”,经济实用的小户型往往十分稀少,甚至出现了购房者向售楼小姐塞钱,要求为自己留下小户型的情况。还有许多城市出现“抢房风潮”,不管户型如何、环境怎样,抢到房子就是抢到了钱,因为也许明天的单价又会上涨两、三百块钱。
现在,“宽敞气派、豪华尊贵”等词汇逐渐从房产广告中退出,取而代之的是“紧凑、精致和轻松”。受民众欢迎的小户型终于大量出现在民众眼前。就在今年秋天的杭州房产交易会上,攒了五年“辛苦钱”的赵海峰终于挑选到了一套满意的小户型住宅,虽然总房价仍有60多万元,但他可以求助于国家的优惠住房贷款。
不仅如此,房产商也开始在住宅的细节上下起了功夫,环保和节能型住宅成为房产商的宣传口号,看房车、小区绿化,甚至是住宅建成后的物业,都成了房产商吸引购房者的卖点。此外,以前楼市中的“稀缺货”——现房也开始大量出现,在今年的杭州房交会上,参展的85个可销售楼盘中,有12个便是现房楼盘,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像的。
房地产业在政府、市场的推拉下回归理性
虽然在杭州、上海等一些楼市热点城市,房价上涨开始放慢脚步,并展现出令人喜悦的变化,但房价的涨跌关系到地方政府、房产商、银行、保险业以及为数不少的炒房者,在这些强势力量面前,我国的房地产业到底能否进入“平民时代”?
房产商也开始在住宅的细节上下起了功夫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土地使用权的费用成为一些地方财政非常重要的来源。地价因房价飚升而日益高涨,已成为许多城市的“摇钱树”。此外,由于楼市活跃,地方政府能够从中获得大量的税费收入;而由楼市火爆带来的相关产业发展,也给地方经济注入了极大的活力。
楼市火爆给房地产业带来的丰厚利润自然无需多言,而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机构也能从房产商筹资建房和房产销售的过程中获益良多。近年来,购房贷款的大量增加,就为银行和保险业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除此之外,同样关心楼市冷暖的“炒房”者曾引来较多争议,他们一直被认为是掀起楼市上涨狂潮的“罪魁祸首”。
城市房价的不正常地上涨,说明我国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同时也应该承认,仅仅依靠“炒房”者的能力,根本不可能拉动楼市跑得如此之快。事实上,楼市“炒房”者的活跃显示出目前我国投资渠道的匮乏。有民间投资者就笑称,如果我国的股市不那么糟糕,也许前段时间我国的房价还不至于上涨得那么快。可见,为迅速积累的民间财富创造多方位、多选择的投资渠道,也是稳定房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在房地产业的热点省份浙江,省长吕祖善说,“房价能不能稳定,关键在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有没有落到实处。这是一条重要的衡量标准。”就在今年4月,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等七部门联合发文,对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在规划审批、土地供应以及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
其实,回顾几年来几近疯狂的房价上涨时不难发现,过去房地产业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和“贪婪的投机者”。作为一个产业,房地产业仍然必须遵循一般的经济规律;如果放弃或者忽视市场上最大的一块蛋糕,在其发展中将难以获得持久的推动力。向“平民”的真实需求和实在的消费能力伸出橄榄枝,其实正是房地产业理性回归的表现。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
推荐女性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