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市场/汽车大全 > 正文
|
|
自信:中国汽车已掌握技术 一定走向世界
|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6-06-20
字体:
[大
中
小]
|
|
连日来,记者对吉利、奇瑞、长城、中兴、中华、哈飞、华普、比亚迪、力帆、富迪、吉奥等国内知名自主汽车品牌的掌门人进行了采访,他们非常自信地认为,中国自主汽车的出现和发展,已经彻底颠覆了中国汽车乃至世界汽车市场的现有格局,中国汽车已经全面掌握了汽车主要核心技术,正以矫健的身姿走向世界,他们对未来的中国汽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让吉利汽车走向世界”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不断有人告诉我,为什么中国要有自己的汽车工业?你让人家给你干不就行了吗?人家给我们上税,给我们安排劳动力,多好!这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是我不同意!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伟大国家,怎么可以没有自己的汽车工业?现在哪一个汽车著名品牌属于中国自己的?奥迪是中国的吗?桑塔纳是中国的吗?本田是中国的吗?丰田是中国的吗?没有一个!这些品牌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
吉利汽车从代表中国汽车工业在第61届法兰克福车展登台亮相后,便成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象征之一。因此,吉利要勇挑民族汽车工业之重任,并决定2008年在美国市场推出“自由舰”汽车,第一年销售2.5万辆,在5年内将销售量增加到10万辆。“让吉利品牌汽车走向世界,吉利要将三分之二的汽车卖到海外市场。”这是李书福经常说的两句话,也表达了他的国际化梦想和信念。
今年,吉利还将有两款最新的产品推出,一款是吉利LG-1,一款是吉利FC-1。同时还准备着手开发2.4升、2.5升甚至3.0升大排量的高档轿车,从而进军国内的公务轿车市场。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耀:“中国自主品牌要腾飞了”
“2005年中国年度经济人物”尹同耀对于“自主品牌”要说的话就太多了:说实在的,搞自主开发,前几年真的很艰难。我们也曾想过搞合资,但是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企业,那真的很悲哀。自主品牌的确做得很艰辛,但是我国是一个大国,一定要有骨气,要有勇气。就是这样一种信念支持着我们,现在熬过来了,反而有人找上门要合资,但是现在合资对我们没有意义了,品牌、资金、技术、市场我们一个都不缺了,中国的“自主品牌”要腾飞了。
目前,奇瑞已成为拥有完全自主研发能力的大型轿车企业,同时奇瑞也是国内第一个将整车制造技术和CKD散件出口国外的企业。奇瑞选择“自主创新型”的发展模式不是偶然的。中国企业要有根,就必须自主;只有自主,才能使中国的汽车产业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爬升,而企业要自主发展,前提就是要有自主品牌以及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
今年开始,中央强调自主创新后,自主创新的大环境好了,政府各级部门非常重视,这种精神鼓励的作用是无法评估的,因此,2006年肯定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一年。
华普汽车董事长徐刚:“华普的未来一定行”
“对自主汽车制造业来说,强调自主创新并不是强调个人单打独斗,更不是强调只攻一点不及其余的关门式研究,必须考虑研发链和产业链(可以统称为创新链),必须有整体谋略。”徐刚表示:“上海华普在五年的发展中,已从理念、人才、制度各方面构筑起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它不仅在整车制造业成为中国自主企业的又一奇迹,而且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正在逐步实现量产化。”
上海华普汽车通过独特的“三联合”战略增强自身科技研发实力,即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国外工程技术公司、联合知名供应商。通过这种整合产业链的创新模式,上海华普汽车得以保持产品良好的科研优势。
徐刚同时认为:“自主技术研发分四个级别:一是小学水平,仅仅是改头换面;二是初中水平,调整发动机的匹配;三是高中水平,改变车门和车身;四是大学水平,开发全新底盘。现在,吉利和华普都处于“大学在校生”的级别。同时我坚信“三流的企业做制造、二流的企业做研发、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上海华普汽车是自主品牌,民族企业有独特的高速发展模式,我对全球竞争环境下参与汽车领域新一轮的竞争信心十足。”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自主开发汽车很自豪”
长城汽车的自主创新路已经执著地走了15年。1991年,长城汽车还是一家职工不足60人、总资产不足300万元、亏损却达200万元的轻型汽车改装厂。1996年,长城汽车瞄准冷门产品,推出了自己的第一辆皮卡—————迪尔;自1998年至今,长城皮卡连续8年在国内同类产品中销量第一。2005年末,长城迪尔皮卡荣获“俄罗斯公众最受欢迎的皮卡”称号,这是惟一在俄罗斯获奖的中国汽车品牌。
去年3月,长城公司自主开发的哈弗CUV正式下线,这意味着国内民族品牌以现代一流的装备、一流的技术创新水平实现了一次品牌上的突破。这款融合了轿车、MPV和SUV功能的“混合全能车型”,被业界称为国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CUV。它上市以来连获殊荣,在我国中高档民族品牌中,成为市场表现最好、销量最大的车型。
在自主创新方面,长城汽车兴建了10万辆生产基地,并独立开发了新款发动机。随着新一轮行业整合来临,国内SUV厂商技术研发实力将进一步提升、多功能新车型不断上市,市场将稳定增长,自主品牌会有更广阔的空间。
在国内汽车制造业界,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军敢于挺直腰板说:“皮卡、赛弗SUV、哈弗CUV等,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我们感到骄傲,更感到自豪!”长城汽车还将把在俄罗斯建厂作为今年汽车出口的重点。
力帆汽车集团董事长尹明善:“开门造车抑制品质之痒”
品质问题普遍困扰着民族品牌。而在品质背后却是技术、研发、工艺控制、零配套体系管理等全过程运营的结果。说简单一点,国内汽车的品质之痒,是我国汽车工业体系、甚至是国家工业综合能力整体落后的结果。作为自主汽车生产行业的最新一位品牌加入者,力帆选择了第三条路:从中级阶段开始,造中等级的家用轿车,然后向高、低两方延伸。其核心是坚持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品牌,但开门造车。力帆轿车响应国家从“中国制造”提升到“中国创造”的倡议,坚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产品开发主要采用联合开发与技术购买的方式,通过获得技术归属权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为力帆汽车业务跨越产业竞争壁垒、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核心战略资源,从而获得广阔发展空间。在自主开发过程中,力帆也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在研发方面,力帆建立了一个以自有的国家级技术中心为平台的力帆技术研究院,自主设计研发。目前,仅力帆520一款车就申请了203项专利,已授权181项。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治冰:“中国将出现国际级自主汽车品牌”
“中国汽车界存在最大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就是自主品牌不够强大。”夏治冰认为:“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然而从希望到失望,再到又有一些希望,在高低潮的起伏过程中自主品牌却始终没有完成整体国际化的蜕变。”由于工业底蕴的问题在中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此带来的国际级企业数量不多直接造成了今天民族汽车品牌的困境。最近几年,这一困境有了改善的可能。一些本身具有国际化竞争要素的企业,为整个产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同时本身在国际化道路上跋涉的本土企业,也通过上市、融资等方式扩充自己的实力。民族品牌的壮大关键在于其产品。能够在车市中热销的车型大多是合资品牌的车型,但是最近两年也有不少国产车型热销。在中级轿车领域,以比亚迪F3为代表;民族品牌已经开始走上从低往高的发展道路。政府、消费者的大力支持是促进民族自主品牌发展的两个重要推动力量。发展民族汽车工业最终的目的是将中国的汽车品牌推向国际,虽然这条路充满荆棘,但也充满希望。比亚迪汽车的定位是国际级的自主汽车品牌。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
推荐女性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