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买房信息/我要买房 > 正文
|
|
开发商侧身 小户型青年人居再成救市主
|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6-06-20
字体:
[大
中
小]
|
|
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逆转,使开发商不得不改变一贯的“我行我素”的粗放产品策略,转而注重市场细分。其中,青年人居这一被忽视的市场进入更多开发商视野。
“群分”成楼市营销新策
在不久前落幕的第七届“中国住交会”上,
60至80平方米的小户型设计受到青年人追捧。相中了65平方米的两居室户型的陈先生喜出望外:“这已经不知道是我第几次跑房展会了,要买到一套价格实惠、功能齐全的小户型房子做婚房,还真难!”
“过去稳坐买方市场的房产商在产品组合上向来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味求大,”金丰易居的一位销售代理说,“如今楼市的供求关系已经逆转,买方市场逐渐占据主导,房产商那种我行我素的市场策略应该转向!”
青年人居现新商机
据统计,在全国的总人口中,25~39周岁的青年人超过3亿,占20%以上。房地产市场上,青年人的住房消费撑起了半壁江山。以上海为例,这一年龄段人群的购房量占个人购房总量的60%以上。而且,青年人购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而非投资套利。
在消费特点上,业内人士分析,青年人有稳定而可观的收入但不算富裕,有强烈的购房欲望但又无力追求奢华,他们在住房消费上的特点是:要求住房结构紧凑,经济实用,在户型上,偏爱60至8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
但是这种需求一直被忽略。据有关部门对全国30个大城市可售商品住宅的调查,在其中15个城市中,有50%以上的房子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上,最高的城市大户型比重达70%;其中15个城市,80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房的比重仅占10%。
楼市“侧身”
不过,眼下楼市变局已生。据统计,北京市房地产今年1~10月的开发投资同比增长低于上年同期15.8个百分点,商品住宅买卖同比下降12.5%。在长三角地区,上海商品房成交量持续低迷,降价压力一直不减。
另一方面,来自国土资源部的消息说,明年宏观调控政策仍将继续,而对低密度的大户型住宅,将限制供地,特别是别墅用地则须加以禁止。
值此背景下,有迹象表明,在政府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同向“推拉”下,处境微妙的开发商已经开始“侧身”,青年人居市场完全有望成为房产商着力的亮点,定位细分的开发商将会越来越多。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
推荐女性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