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尼拉这个“亚洲最欧化的城市”实在是一个让人欢喜的地方:著名的“马尼拉湾落日”风景以其独特的风韵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古老的西班牙王城内富丽堂皇的大教堂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积淀,现代化的金融中心马卡蒂高楼大厦林立,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内琳琅满目的商品、娱乐设施和艺术表演在显示现代文明奢华的同时,又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商场文化,快捷、方便的餐饮服务让你坐在家里只需拨一个电话,很快就可享受到还带着热气的比萨饼、汉堡包……
马尼拉实在又是一个让人担忧的地方:报纸上连篇累牍的绑架、抢劫、爆炸事件报道令人读得心惊肉跳,所有大型公共设施入门处荷枪实弹的保安对顾客进行的“安检”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又时时提醒着人们这是一个面临恐怖威胁的城市,而高楼大厦旁边低矮拥挤的简陋木板房和露宿街头的人们以及皮肤棕黑、光着身子满街乱跑的小男孩更让人担忧在这种强烈的贫富对比下,他们有一天是否会成为新的不安定因素……
这是一个既现代又古老、既繁华又没落、既喧嚣又宁静、既勤劳又慵懒、充满矛盾又正因矛盾而充满魅力的城市。让人欲罢不能,却又在去留之间做着艰难的抉择。
历史的继承与现代的强力打造
400多年前,西班牙殖民者在马尼拉湾登陆,发现海滨长满绒毯一样松软的细叶短草,便随口起名“马尼拉”,意思是“长满尼拉草的地方”。经历了长达400年的殖民地历史后,马尼拉已处处打下西班牙和美国的烙印,甚至被称为“亚洲的纽约”。
很多人都知道菲律宾首都是马尼拉,然而他们可能并不知道当地人称首都为“大马尼拉”。原来,1975年,菲律宾政府把马尼拉、马卡蒂、奎松、卡洛奥坎、帕萨伊等17个市镇合并称为大马尼拉。今年,人们所说的菲律宾首都,是指大马尼拉,面积约630平方公里,人口1050万(2000年5月)。
马尼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具有浓郁的热带风情,素有“东方明珠”之称。马尼拉市区可供游览的名胜古迹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罗哈斯滨海大道。它将菲律宾国父纪念公园黎萨公园、西班牙王城、菲律宾文化中心等著名景点串在了一起,也是著名酒店集结之处,美国大使馆就在这条大道上。
徜徉在这条10公里长的大道上,便可饱览马尼拉湾的独特风韵:一边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掩映在一排排棕榈和椰林之间;另一边则是烟波浩淼的海面。尤其是黄昏时分,晚霞浸润,沿岸建筑、树丛及海面的货轮会镀上一层淡红色,海风轻拂,斜阳夕照,诗情画意般的风光令人流连忘返,这便是著名的“马尼拉湾落日”景观。
去年,为了迎接“2003菲律宾旅游年”,促进旅游业,菲政府对罗哈斯大道进行了整修。沿马尼拉湾一字排开的几十盏球形彩灯全都是购自中国,淡淡的珍珠色,明亮却柔和,在夜幕中将马尼拉湾妆扮得更加亮丽。最近菲政府还加强了马尼拉湾的治安措施,夜幕中,可以看到骑着摩托车在海湾边巡逻的警察。
菲律宾作为一个天主教国家,比比皆是的教堂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马尼拉著名的西班牙王城内有马尼拉教堂、圣奥古斯丁教堂、圣地亚哥古堡等。那些满布苔藓的古老教堂,看上去外表陈旧,然而工艺精细,式样别致,巧夺天工,富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始建于1571年的圣奥古斯丁教堂是菲律宾现存最古老的石砌教堂。它不但经受过战火的洗礼,甚至经历了5次大地震的摧撼,至今依然屹立不倒,真可说是个奇迹。其外观上那些受风雨侵蚀的痕迹更增添了整个建筑的历史感。
耸立在马尼拉湾以南一块填海造地而成的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国际会议中心、文化中心、民间艺术剧院、国际贸易展览中心、椰子宫等现代化宏大建筑。这些建筑几乎全是马科斯时代建造的,也是那个年代遗留给菲律宾人的一个“经济成果的体现”。此外,马尼拉市内还有华侨华人聚居的中国城、总统府马拉卡南宫,郊区有百胜滩的急流和瀑布、达尔湖等天然奇景。
来到中国城,首先看到的是街口矗立的中国风格的牌楼“中菲友谊门”,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中国风情。它为浪迹海外的游子聊解乡思,增添了中菲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王彬街”是中国城有名的华埠,那高悬醒目的中文招牌、琳琅满目的中国货和街道两旁的中药店都让人仿佛置身于中国。华人在这里已苦心经营了数百年,经历了数不尽的风风雨雨。街区矗立着祖籍福建的华人王彬先生(1847~1918)的铜像,是1965年菲议会为纪念王彬对菲律宾独立作出的卓越功勋建立的。
菲律宾华侨华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大多经营小本生意,而现在他们大多从事工商业、开办工厂、金融银行、对外贸易和经营房地产等。可以说华人在菲律宾经济中的位置举足轻重。菲华大班、菲律宾航空公司董事长陈永栽,菲律宾中国事务特使黄呈辉,菲华社会团体的领导机构——菲华商联总会(商总)理事长卢武敏、菲律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蔡友铁等都是著名的企业家和侨领。此外,马尼拉最大的超级市场,号称“亚洲第一”的“SM商业城”就是福建晋江籍的企业家施至成经营的。
然而岁月的流逝还是让中国城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光华,如今的中国城已是一个拥挤、杂乱的社区,许多建筑破旧不堪,让人有一种旧上海的感觉。菲律宾旅游部已准备在官民的共同努力下重新修复马尼拉华人区,恢复其旧日辉煌。
花车的乐与忧
初次来到马尼拉的外国人,一定会被马尼拉街头随处可见的菲律宾特有的大吉普车——花车所吸引,这种源于美国吉普车的花车也被称做“吉普尼”。
花车是马尼拉杂交文化的物资体现——美国大兵撤离时留下的吉普,换上日本的引擎、马来西亚的橡胶轮胎,再把白色铁皮的车壳用缤纷的当地颜料刷一遍,就载着全世界来的客人到处跑了。
作为来往于菲律宾各大城市及马尼拉市内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花车以其方便、便宜之优势在马尼拉市民的生活中举足轻重。乘客在吉普车加长的车厢内面对面而坐,一辆花车最多时可载14人至15人,经常还可看到乘客抓着车篷的顶梁,站在车后板上,着实令人担心其安全。
每辆花车都装饰有五颜六色不同的图案、车灯和轮胎,成为马尼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花车还有着“马路之王”的别名,这是因为它可以在道路旁、马路中,甚至拐弯处随停载客,自由度比北京的小公共汽车有过之而无不及。
花车的随时停车在为菲律宾人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马尼拉本身十分拥堵的交通雪上加霜。在马尼拉,外出最伤脑筋的就是“堵车”。车子在交通要道上,逢十字路口必停,有时一停就是七八分钟。每当车辆受阻,排成一条条长龙时,路边兜售香烟、小食品和各色汽车清洁用具的小贩们则不失时机地上前招揽生意。堵车时经常会听到人们这样安慰游客:“我们在菲律宾要学会两件事,就是忍耐和等待。不要着急,一切慢慢来”。在马尼拉市内搭乘这种车起价是2.5比索,相当于人民币4角。如果人多的话共租一辆这样的车还是很划算的。此外,花车司机的驾驶技术实在够野,有时他们竟能飞快地开着“吉普尼”,穿梭在拥挤的车流中,令驾驶新手们望洋兴叹,却又惟恐避之而不及。由于“吉普尼”的燃料大多使用柴油,所以空气污染也是令政府头疼的一个问题。对马尼拉人而言,可谓爱也花车,烦也花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