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生活/性感女人 > 正文
|
|
身体靠近心灵远离
|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6-06-20
字体:
[大
中
小]
|
|
在记者的采访中,“拥有伴侣,也拥有孤单”的人向记者诉说了他们的苦恼,他们诉说的故事各式各样,原因各式各样,结果各式各样。孤单,这两个在小学课本中可以看到的汉字,在这里成了“万千滋味”。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呈现出的并不是“老公在外面花天酒地,留下我一人独守空房,所以我很孤单”,也不是“和女朋友分居两处,一个月才聚会一次,所以我觉得孤单”,他们说,这样的孤单不过由身体的分离而引起,“小别胜新婚”就可以解决一切,而他们感受到的孤单却是与身体无关……
口述场景之一:男朋友在一旁唧唧喳喳,耳朵里听着,脑袋里想着别的事;等他说完了,我来奉守“沉默是金”。 有哲学家说过,人天生就有两种欲望:倾诉和倾听。所以我认为无论书本上把爱情描叙得何等高尚,人的伴侣在更多的时候其实就是扮演一个“聊友”的功能。有时候你希望他不停地张开嘴巴让他说点什么,有时候你希望他安静地竖起耳朵听你说点什么,这并非一定要讨论出什么事情的结果,只是想听一个人在一旁说说话或者想把你心里的话说给他听。可是什么时候,我开始变得越来越沉默,竖起耳朵可能是被迫无奈,嘴巴就懒得去张了。为什么?因为我发现跟这位“另一半”说了也没多大意思,比如讲个笑话他还得问你这个笑话好笑在哪里,那还不如让它们在自己肚腹之间消化。(项小姐,28岁,未婚)
口述场景之二:不管沉默还是不沉默,但我的“心里话”越来越不想向老婆吐露。当然,这实际上是前一位所说情况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另一半”演讲了半天,老不发表些意见似乎也说不过去,而且很容易令她生疑。于是,也打起精神扯上两句吧!说什么呢?说“今天天气,哈哈哈”,说“昨晚没关窗户,跑进一只蚊子,打了一巴掌,流了很多血”。而一些心里的话永藏心底,不是不想说,而是说了她也不一定能懂,或者还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烦恼。比如你一说工作有压力,她就会说上星期的人才招聘会涌进了5万人。(刘先生,41岁,已婚)
口述场景之三:只有电视才能让两人坐在一起。好不容易到周末了,两人都不用去上班,应该到了分享“二人世界”的好时光,而我却只想“一个人静一静”,随便找个“想问题”的理由随便拿本杂志躲进书房了。直到什么时候他隔着一道墙壁大喊:“快来看啊,刘德华的
演唱会!”我当然立马弹出去了,在电视机前和他坐到了一起,也许还要把头靠在他肩上,做出一副小鸟依人的甜蜜状。可是心底的声音告诉我:如果不是有一个精彩的电视节目,情愿继续去“想问题”。(唐小姐,30岁,已婚)
口述场景之四:看见他不觉得多了什么,没看见他不觉得少了什么。其实这个场景也可以这样描述:没看见他不觉得少了什么,看见他了还是觉得少了什么。因为出现在面前的这个人并不是心灵的寄托点,他没法把你的心拉回来。下班回家想他今天怎么没买菜回来?一想,哦,他出差了。出差几天了?再想一想……书本上说,大千世界“看见不觉得多,不看见不觉得少”的物质只有一样:空气。对我来说,他越来越像身边的一团空气一样。(肖女士,38岁,已婚)
口述场景之五:尽管女朋友在身边,但还是狂热地喜欢上网、看电视、独自一人散步等等。我知道无论是谁,他的情感都需要一个出口,正是因为在另一半身上寻找不到或者觉得不尽人意,所以心底才有孤单落寞的感觉,所以才会在孤单之中寻找其他的替代物。当然有些人是用工作来排遣,于是成为工作狂;还有些人则是什么都不喜欢,只是经常在夜幕降临时分站在窗前发呆,等到双腿发麻了,也该洗洗睡了。(岳先生,27岁,未婚)
口述场景之六:朋友很多,却只是表面的喧闹。我大概属于那种活得比较“滋润”的人,不仅拥有固定性伴侣,而且朋友一大堆,包括异性朋友。于是夜夜笙歌,日日欢畅,三天两头去酒吧喝酒,去KTV“卡拉”,去茶楼喝茶……等到人群散去喧哗洗尽,才发现在满足那些短暂的快感之后, 内心不是不空虚了,而是更空虚了;生活不是不孤单了,而是更孤单了…… (古先生,36岁,已婚)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
推荐女性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