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生活/性感女人 > 正文
|
|
美国WholeFoods、Target:沃尔玛巨鲸旁飞跃的海豚
|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6-06-20
字体:
[大
中
小]
|
|
如将零售市场比喻成海洋,巨鲸如Wal-Mart或各零售业态龙头,一向拥有最大资源,但宽广海洋中,仍有一个特殊的族群如海豚,以其灵活独特的方式生存,仍可以悠游在巨鲸身旁,占有一席之地。
近半年,美、日零售业和媒体大篇幅探讨的美国高档超市Whole Foods Market以及折扣商店Target,可说是最具代表性的“零售海豚”。和领导品牌相比,其规模都相对迷你,成长率和获利表现却更优异。
究竟它们的成功方程式为何?个中秘诀,值得规模不算大的台湾零售业深思研究,进而找出长期生存发展的空间。
Whole Foods vs. Kroger
以高档超市Whole Foods为例,定位上刻意与大型化的量贩或平价超市区隔,不再诉求“每天最低价”(everyday low price),而以健康、有机、环保、质感与便利性的各式美味熟食取胜。
店内不但有大面积的有机食品专区,无抗生素肉品、海鲜等生鲜,以及立即可食的东西方各国美味熟食,精致地陈列在卖场中,许多店更开辟用餐区,消费者买了熟食,可以现场加热,到用餐区食用。在忙碌的大都会或办公商圈,这是十分人性化的服务。
由于定位不同,产品售价比较高,开店策略也锁定知识水平及所得比较高的地方或都会区,目前在美、加和英国伦敦共有180家店。
论规模,Whole Foods与美国最大的超市Kroger集团相比,有如小巫见大巫。但仔细看看它的营运数字,却出色得惊人,其中包括既存店成长率15%,相对的,一般零售业既存店的成长率最多5%到7%。
Whole Foods在1992年以每股4.25美元在那斯达克上市之后,股价节节上升,2004年飙到84.73美元,最近股价更突破140美元,成长近35倍。
该公司去年营收39亿美元,包括单店成长率和各品类成长率、毛利等各项数字,都创下成立来最佳纪录。
基于如此强劲的表现,再加上看好健康产业的成长潜力,已在这个主流中占有主导优势的Whole Foods董事长兼执行长马凯(John Mackey),最近宣布2008年营收要达百亿美元的目标。
在一味追求经济规模与利润导向的经营世界,马凯领导的这家“绿色企业”的确是异数。他从不讳言股东和投资者的利润,不是第一优先,更重要的是顾客和员工的利益。面对保育者和消保团体的质疑,他选择倾听,而非抗拒。
分析Whole Foods过去十年成长的轨迹,固然受惠于人口老化、健康需求及环保意识的高张,但可以预先看到这个趋势,有意识地迈入这个消费主流,坚持顾客与员工利益大于股东利益的经营原则,应该才是最大的关键。
当然,上市后,Whole Foods在全美先后并购几个天然有机食品连锁,扩大在全美市场的能见度,同时建构更完整的产品供应炼,是让它真正起飞的重要策略。更难得的是,它有七成的店是自己开创,而非并购而来。
一位零售业顾问分析,Whole Foods的并购策略相当高明,它不但从被并公司学习优良文化,也会给自己充裕的时间,消化融合不同的企业文化及体质,然后才朝下一目标前进。
Wal-Mart vs. Target
另一个例子是以平价服饰连锁起家的Target,这个连锁百货折扣商店,规模仅及全球零售巨人Wal-Mart约七分之一,股价、净利率及既有店成长率却较高。
分析Target的快速成长与营运效率,可归功于重视门面管理及品牌形象,卖场更新速度比同业快。根据日本商业周刊报导,过去18个月它重新改装100多家店。
Target也强调以平价提供有设计感的商品,与许多不同产品领域的设计品牌策略联盟,推出自有品牌或独家销售产品,也由于有特色,可以维持更好的价格与利润。
虽是平价商店,Target的经营哲学却处处可见“顾客需求优先”的讯息,例如“eat well,pay less”、“expect more,pay less”、“design for all”等。
Target执行长 Bob Ulrich,最近才卖掉旗下非核心事业如Mervyn‘s & Marshall Field‘s平价服饰连锁,以集中资源,专心经营Target。
这个决策,给我很多启发,以全家为例,没有制造业集团的背景,经营核心与专长就在连锁通路经营,更应运用“选择与集中”的原则,以有限的资源,好好发挥连锁加盟事业的核心优势与复制能力,运用累积的经验与人才、资金,思考新形态超商或开创全新的连锁事业。
以上二个零售海豚的成功,显示零售业在极大化的发展趋势下,大者占尽优势,但后进者只要定位成功,并在这个领域中专注经营,就可透过“破坏性的创造”,开拓新市场。
创新成功方程式
不过,任何成功事业的背后,必定有看不见的坚持与煎熬,前期投入的心血和资源也一定很多,经营者如果对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没有坚持到底,或彻底的转变,最后也不一定会成功。
Whole foods执行长马凯,是最好的例子,他曾经接到一位女性消费者投诉抗议,家禽动物在被饲养的过程中,备受虐待,贩卖鸭肉显然违背Whole foods的经营理念。
马凯直接与抗议者对话,在发现这位消费者说的是事实后,他不但开始吃素,更直接邀请对方协助公司订定“农场对待动物政策”。这样的做法,颠覆许多企业经营原则,却得到更多主要客层及环保人社的认同。
台湾零售业的新机会
台湾超市其实也开始变化,惠康超市经营的JasonsMarket,松青超市的高档超市Matsusei、微风和远百的自营超市等,都是明显例子。可见基本型超市,在市场饱和以及异业挤压下,必须走出一条路来,生鲜和美味健康的熟食,是最好的机会,这也正是Whole Foods的卖点。
那么,同样有饱和危机的连锁超商如何走出新路?
日本大型超商由于鲜食发展逐渐面临成长瓶颈,部分连锁品牌开始增加“店内调理”的服务,例如Familymart提供炸鸡等快餐服务,其中炸鸡的反应非常好,去年总共卖了4,000多万块炸鸡,今年目标1亿个。因应人口老化,日本名古屋一个小型区域连锁超商,提供预定便当、店内调理宅配到府的服务。日本北京7-Eleven尝试因应当地需求,提供自助餐,也是一例。
看好外食需求,有2,000家店的日本最大机器制面包连锁店山崎,也开始在部分门市供应店内调理简餐。
在巨人底下,生存本来就不易,更何况是要创新走出自己的路。但是,不做就永远没有机会,做得不够彻底,也不可能成功。坚持与彻底执行,需要庞大的资金与人才;寻找资源、厚植实力与养分,也同样重要。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
推荐女性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