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生活/性感女人 > 正文
|
|
"假日体育"的回归—-天津社区体育见闻
|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6-06-20
字体:
[大
中
小]
|
|
天津是我国最先倡导“假日体育”理念和活动的地区之一。从2000年春节天津市体育局首次主办“健身大拜年”活动,迄今,每年逢五一、十一、元旦、春节,记者都能从有关部门得到一份项目逐年递增、内容逐年变化的“体育节目表”。采访按图索骥,年年红红火火。天津“假日体育”,从开始体育行政部门一家忙,到社会各方的联合、融合,到体育社团在组织过程中唱主角。期间,人们不仅清楚地看到,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天津群众体育社会化发展的脉络,也感受到这些“示范性”“倡导性”活动的边际效应,使“让更多人参与”的目标不断成为现实。
2006年元旦前后,记者舍弃了聚集了数千人的蓟县盘山滑雪场和熙熙攘攘的天塔湖溜冰场,离开了有数百人参加的首届城市定向穿越大赛和TBR自行车骑行赛场,来到天津马场街社区“走马观花”。在这里,记者看到,体育进入社区之后,普通老百姓的“假日体育”活动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常态。“假日体育”的根在社区。
■ 整合场地资源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假日期间到哪儿健身,健身场地和设施不足始终是困扰全面健身的瓶颈问题之一,也是体育进社区首先碰到的矛盾。马场街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通过对社区内外体育资源的运作和整合,较好解决了这一问题。据了解,几年来,社区内,通过辖区单位和个人自筹资金300余万元,建设了功能齐全的街文体活动中心,在德才里等5个较大居民小区建设了全民健身路径,配置了30余种室内外健身器材。利用城市绿化改造机会,与园林部门合作,在新建的街头公园内建设了社区健身广场。发动部分居委会因陋就简,自己动手,修建简易的门球场、小足球场、鹅卵石健身路等活动场地。截止目前,全街室内体育场地已超过2000平方米,室外场地达到12840平方米。
马场街本着双赢互动的原则,与社区内外的机关、院校、部队、医院、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先后与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共建了社会实践基地,为居民提供日常健身咨询、健身技能培训、体质检测等服务。与天马集团、水利局、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干部俱乐部、自然博物馆等12家单位达成协议,通过无偿或低偿等方式,向社区开放35个体育活动场地,总面积达到11500平方米。每年的社区运动会和大型体育竞赛都在这些单位的场地和设施举行。
■ “健身”“健心”并举
马场街的社区体育活动坚持了“健身”和“健心”并举。他们说:“必须铺设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心的两条轨道,才能使体育‘列车’快速驶入社区。”并提倡把节假日活动和日常锻炼相结合。在日常体育健身中,先进里社区居委会在开展“一区一品牌”活动中,针对自己小区中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设立了10余项兼顾趣味性、竞技性、安全性的健身项目,吸引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达到小区人口的75%。节假日活动系列化,“三八”举办通讯赛、“五一”举办公民运动会、“六一”举办家庭少儿运动会、“八一”举办军地联谊赛、“重阳”举办文体社团交流演出、“十一”举办广场舞蹈赛、元旦和春节举办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展示等。
在“健心”中,马场街通过调研,根据不同人群存在的不同心理疾患,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他们和辖区内的实验中学合作,为社区青少年举办《青少年性知识讲座》,在安定医院的支持下,在社区建立心理咨询站,定期为有心理障碍的居民进行义务咨询。
“在深入推进体育进社区工作中,我们街的市民学校起了重要作用。建立在社区的市民学校分校,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培训基地”,提及社区体育组织管理,马场街负责人如是说。在这里,不分长幼、不论尊卑,能者为师,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利用这个讲坛,马场街体育协会先后举办了6期培训班,按照品德好、业务精、身体强、热情高的标准,在社区组建了一支100多人的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和一支2000多人的社区志愿者队伍。这两支队伍成为了在社区体育社团中,传授科学、文明、健康的健身方法和义务管理健身场所、器材,维护健身环境和秩序的骨干力量。在马场街社区的楼间里巷、花园绿地和健身广场,常年活跃着中老年晨练队、舞蹈队、花毽队、风筝队等20多支健身队伍,聚集了4万多社区居民经常参加健身活动。
在马场街社区,人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各种体育活动,自由参加自己爱好的文化体育表演,自愿聆听自己需要的专家健康咨询,免费接受体质检测,自觉管理和维护自己的活动场所和秩序。他们把这些统称为“全民健身自助餐”。社区里一位文化人为此即兴赋诗:“穿衣戴帽各有所好,琴棋书画拳操舞蹈,自娱自乐自修自陶,动静相宜适者寿高”。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
推荐女性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