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生活/性感女人 > 正文
|
|
公共管理培训升温
|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6-06-20
字体:
[大
中
小]
|
|
社会工作者培训报名火爆;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教育(MPA)报考人数又创新高……突然之间,公共管理培训热了起来。据了解,社会工作者培训早在90年代初期就已开设,MPA学位也于2001年就已设立。那么,为何这些由来已久的项目会在近年来迅速走红?公共管理培训含金量到底有多少?
新型公共管理人才缺乏
张林是一名普通的社会工作者,他的工作是联系、教育社区服刑人员,并帮助其改正错误。上海浦东新区梅园街道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这种开放式劳教的情况越来越多。以前基层人员不知道该如何对待他们,现在有了小张这样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工作就好做多了。”
今天,在社会管理机构与政府部门,像张林这样经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越来越多。但从上海整体的情况看,面临着新型公共管理人才缺乏问题。按照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我国有600多万公务员,再加上非政府公共机构(非营利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及社会团体、智囊团或咨询公司等),有近2000万名各类公共管理人员,其中接受过新型公共管理培训的只占极少部分。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豪兴分析说,造成新型公共管理人员缺乏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公务员中缺少一大批既懂专业又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通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底,我国公务员总数为636.9万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69%.尽管比前几年有很大提高,但总体学历层次仍偏低,而且,受过系统的新型公共管理专业教育者很少。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社会进入发展新阶段,不少政府职能部门分离到专门服务机构,这对公共机构管理人员提出更高要求,要有更高的专业素质、更强的服务意识、更丰富的管理经验。三、入世后,我国需要提高公共部门的管理能力和办事效率。新型公共管理的特点是透明化、服务化、专业化,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人才必须懂经济、善管理、了解市场规律,能运用更多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而非行政手段。而在以前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公共管理人员大都不符合要求,使得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尤显缺乏。
公共管理培训异军突起
近几年,“非典”、禽流感、松花江污染等公共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得政府和社会对新型公共管理管理人才愈发渴求。于是,公共管理培训就顺势热了起来。
2003年,上海在“公务员5年培训计划”中明确提出,年龄在45岁以下的公务员都必须接受MPA教育,否则不能升职。因此,MPA报名人数一年多过一年:2003年6732人,2004年上升到1.1万人,今年更有1.8万多人报考。复旦大学与香港大学合作的社会工作硕士(MSW)和社会行政管理硕士(MSSM)项目,招生行情也逐年看涨:2001年首期培训班招收学员50余人,报名者却多达好几百人;2002年和2003年的招生情况也不错;2005年复旦大学还正式设立了社会工作系。
此外,一些面向社会的公共管理培训项目也相继推出:香港中文大学开设了NPO高级行政人员短期社会工作专业培训课程,吸引了不少人专程赴港学习;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管理开发中心的公共行政管理培训,也吸引了不少政府官员参加;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培训中心现已常年开设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培训中心也推出了面向社会招生的社会工作者培训班……
公共管理培训三大类型
据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培训中心的朱少华介绍,如今,几乎每个月上海都有公共管理培训方面的新项目推出。看上去,这些培训名目繁多,但大致可分成以下三类:
学位(学历)教育。以MPA为主,现已成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公共管理、社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此类培训适合应届高中或大学毕业生以及公务员。
短期培训班。这类培训主要由高校或一些国外专业机构开设,针对在职人士,旨在帮助其更新理念,掌握操作手法,了解公共管理方面最新的知识,从而实现从普通管理人员到中高级管理人员的转型。相比来看,这种短训班学费较高。
职业资格培训。主要由政府机构开设,例如,上海市推出的社会工作者认证、行政管理岗位资格证书等。这类培训适合具有一定管理或工作经验的人员,以及想进入公共管理领域发展的人员。
求学者应注意三大问题
据了解,求学者的追捧更使公共管理培训热不断升温。一位从事纪检工作的李小姐告诉记者:“现在工作的牵涉面越来越广,原有的知识不够用,必须充电。”另一位在市政府工作的人员谈道:“我认为参加培训非常必要,现在社会发展变化那么快,我们的确需要掌握更科学、更具操作性的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培训能够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还有更多的求学者是奔着公共管理职业的锦绣前程而去的。
对于公共管理培训热,复旦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顾东辉提醒说,尽管培训机构力推、学员热捧,但如今的公共管理培训热有虚高成分,求学者对此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特别该注意以下三点:
培训并非就业通途。不少求学者把参加公共管理培训当作是进入政府机关的有效途径,其实可行性不大。政府机关有一整套严密的组织人事体制,公务员的招聘都必须通过专门考试来完成,即使是一般的工作人员,也有严格的选拔制度。因此,参加公共管理培训并非是进入政府部门的通途。但是,现在很多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诸如居委会、行业协会等,对受过专业公共管理训练的专门人才有一定需求,这也是不错的就业方向。
教学力量较为薄弱。公共管理培训出现时间不长,目前国内专业教育和培训普遍师资力量不足。现有的师资大多来自行政管理教育领域,对新型公共管理理论了解不多,且往往缺乏实际的管理经验。此外,现有的公共管理教育缺乏实用性的本土案例,更多的则是理论宣讲与传授,从而造成培训效果打折,对提高学员实际能力帮助不大。
适合具有管理经验者。公共管理工作涉及面较广,而且履行的是重要的管理职能,因此,比较适合有一定管理经验或工作经验的人士参加。特别是MPA等较高层次的公共管理培训,更是要求学员具有一定的相关经验。对想进入公共管理领域发展的“零基础”求学者来说,可尝试从社会工作者这个职业切入,先从事具体工作,积累一定经验后再继续深造。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
推荐女性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