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健康/两性健康 > 正文
|
|
乱用止泻药会危害健康
|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6-06-20
字体:
[大
中
小]
|
|
春天来了,细菌开始作乱,同样的腹泻,不同的病因黄,连素、氟哌酸不是灵丹妙药。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当用药导致的死亡人数为19万,乱用药、滥用药给家庭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伤害,如“千手观音”领舞邰丽华就是因为小时候用药不当而导致失聪。其中,乱用止泻药的情况尤为突出。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细菌、病毒也活跃起来了。加上乍暖还寒,天气多变,一旦人体抵抗力减弱,极易引起腹泻的产生。在一般人意识里,腹泻不是病,随便吃点止泻药即可。其实不然,引起腹泻的病因很复杂,乱用止泻药,不但掩盖病情,甚至会使病情加重。那么,腹泻到底是怎么回事?服用什么样的止泻药才最有效、安全呢?
同泻不同病药效各不同
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其病因多种多样,如细菌病毒感染、消化不良、肠功能紊乱等均可引起腹泻。而目前患者将黄连素、氟哌酸当做治疗腹泻的“灵丹妙药”是很不科学的。
据医学专家介绍,在过去,可供选择的止泻药种类不多,医生也认为腹泻主要是由于胃肠道细菌感染,因而一旦遇到腹泻便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如黄连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等。滥服抗生素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甚至影响肝脏、肾脏和造血功能。虽然腹泻症状表现一样,但是病因有很多种。痢疾和部分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确实是细菌感染,治疗时应当使用抗菌药物。但是,腹泻未必全是细菌感染胃肠道所致,如腹部受凉引起的肠蠕动加快等。还有些腹泻,如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成人和大孩子夏季“流行性腹泻”及霉菌性肠炎等疾病病因都不是通常所说的细菌感染。既然病因不同,治疗就不应该随意服用抗生素,而应及时就医或者选择一种全面、高效并且绝对安全的止泻药品。
止泻药对症要“讲理”
市场上止泻药品种繁多,按药性主要分为三类:抗生素、微生态制剂、蒙脱石散剂。消费者熟悉的黄连素等抗生素类药品对细菌感染性腹泻起效,而某些微生态制剂针对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能起到补充有益菌的作用。然而通过长期的使用,抗生素类及微生态制剂的弊端日益清晰,抗生素副作用明显,孕妇、儿童禁用;同时,容易产生耐药菌株。微生态制剂不能根除腹泻病因,而且不能与抗生素合用。
业内专家指出,我国腹泻在城镇人口中发病率高达每年0.4次/人,并且病因复杂,所以患者在治疗腹泻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
推荐女性文章 |
|
|